盐酸山楂碱注射液(654-2)是一种抗M胆碱药物,具有缓解微血管痉挛、改善胃肠道微循环、放松肠道平滑肌、抑制胃肠蠕动、保护肠粘膜等作用。目前,654-2穴位注射主要用于治疗腹泻等胃肠功能亢进。随着穴位注射的临床推广,具有快速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的新方法,穴位注射与中药、西医、中成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开始。因此,本研究从654-2开始,临床应用更多的胃肠功能抑制剂,利用胃肠电图仪监测丰隆穴位注射654-2后的有效时间,为后期实验制造人为胃肠功能模型和急性胃肠疾病的临床指导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通过八导胃肠电图仪监测丰隆穴位注射盐酸山脊碱注射液(654-2)前后胃肠电图的变化,初步探索穴位注射的有效时间。方法:健康志愿者10例,应用EGEG八导胃肠电图仪,观察并记录生理状态下10个min,丰隆穴注射654-2后50min胃肠电图的变化。结果:①穴位注射654-2后,平均振幅开始逐渐下降,注射后100min开始至50min中每10min与生理状态相比,胃各区域的导联变化具有统计意义(P<0.05);②穴位注射后平均频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胃部区域各导联穴位注射后20~40min与生理状态相比,这一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③穴位注射后波形反应面积立即明显下降,主要集中在胃部区域。与生理状态相比,波形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意义上间接反映胃电功率的平均幅度和一定程度上反映胃肠舒缩运动指标波形反应区域的变化,验证了丰隆穴注射654-2对胃肠运动的抑制作用,初步推测效果时间约为穴位注射后10min开始;胃经络丰隆穴注射后三个指标胃导联发生显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穴位经络脏腑的密切相关性。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已通过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所有实验均在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三级实验室完成。中医药大学10名健康志愿者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年龄为20-28岁。其中女性8例。选择无明显胃肠道症状、无慢性胃肠道病史、近一个月未服药的受试者;排除器质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疾病和需要长期服药的人;女性受试者在非月经期进行测试。受试者签署了参与该项目的知情同意书。
1.2药物试剂、实验仪器
盐酸54-2标准:1ml:10mg一次性使用;EGEG-8D八导胃肠电图仪(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次实验中,可同时监测胃、胃小弯、胃大弯、胃窦、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肌电。测试结果可保存在计算机中进行二次处理。
1.3测试部位
穴位注射穴位:足阳明经丰隆穴。胃肠电图监测部位:胃体(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开3~5cm,往上1cm),胃窦(剑突与脐中点向右开2~4cm),胃小弯(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上1/2)
弯曲(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下1/2),升结肠(与脐持平向右开2~4cm),横结肠(脐下一厘米),降结肠(与脐持平向左开2~4cm),直肠点(背部靠近骶骨末端)。
1.4测试程序
要求受试者在检测前1至2天禁止吸烟、饮酒、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紧张的精神活动;在检测过程中,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8)±1)℃,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受试者进入实验室后,仰卧卧位,静静平躺,全身放松,消除一切干扰、咳嗽、深呼吸等影响因素,远离手机等电磁干扰源,避免其他外界刺激。具体操作如下。
1.4.1生理状态下胃肠电检测EGEG-8D八导胃肠电图仪同时监测胃肠肌电活动。首先,连接电源,在放置电极处给予95%酒精脱脂,连接胃体、胃窦、胃小弯、胃大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点电极片,参考电极连接受试者左(右)手腕内侧;接地电极连接参考电极同侧脚踝内侧。波形稳定后,记录生理状态下的胃肠电图10min。
1.4.2穴位注射654-2ml654-20.9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垂直快速注射,上下慢慢插入。受试者有酸麻重胀等针感后,无血时可注入药液。注射后,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穴位,防止出血。波形稳定后,开始连续记录胃肠电图50min;实验完成后,仪器操作系统可以回放采集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且可以计算出生理状态下的10个min,654-2后50min胃肠电图的振幅、频率等数据。
1.5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正态检验结果,穴位注射前后胃肠电图仪得出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或2个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